合肥长江路第二小学

阅读:0
单位介绍

合肥市长江路第二小学始建于1936年,地处繁华的长江路中段,其前身是“忠源女子学校”,系原省立第六女子中学进步组织“朝曦读书会”成员为抗日救亡活动而建立的小学当时校址在江忠源祠和昭公祠,只有5个教学班。学校成立后,积极开展了抗日救国和妇女解放的宣传工作,并为接待北平、东北、天津河南等地的流亡学生作出了贡献。民国二十六年(1937年)抗日战争爆发后,该校停办,部分教师奔赴延安和抗日前线。1949年合肥解放后,在原校址重建了合肥市立初级小学,开设2个班。1950年改为合肥市初级小学。1953年改为合肥师范学校第二附属小学。1958年改为现名。自1949年至1966年,该校有12届毕业生近千人。“文革”中,学校遭到严重破坏。粉碎“四人帮”后,学校通过认真贯彻“调整、改革、整顿、提高”的方针,教学上坚持德智体全面发展,教育质量逐步提高。1978年被评为合肥市教育系统先进集体。1981年副校长童本忠被评为特级教师。1985年全校有13个教学班,在校学生738人,教职工42人,其中专任教师37人。学校占地6.9亩,校舍建筑面积3650平方米。有图书2500册,杂志22种,报纸16种。2004年底,学校拥有三栋教学楼房,占地约3900平方米,现有教职工近90人,学生1000余名,18个教学班。系全日制六年制学校。学校拥有自然实验室、语音室、计算机房、舞蹈房、音乐室、多媒体网络室等的教学设备。近年来,学校教育教学和管理工作不断创新,用现代化的教育理念,创基础教育的新特色,努力形成自己的办学模式,按照“精品+特色”的思路打造自己的形象,开放办学,走出了一条成功的兴学之路。学校先后有数百人次的教师教学论文在国家、省、市教育刊物上发表,18人次获省级特级教师、市、区教坛新星、先进教师和先进教育工作者称号。学生中有800余人次在全国、省、市各学科竞赛中获奖。的“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研究”课题和省级的“小学阶段双语教学的实验与研究”的课题研究,已受到国内众多教育专家的好评。学校的一贯的创新管理和创新举措,为学校赢来了社会和家长的广泛和信赖。学校可谓是合肥市庐阳区教育园地中的一朵奇葩。学校率先在全区中小学中开展教师职业道德达标考核工作,建设了一支扎实、创新、奋进型的高素质的教师队伍。率先在公办学校中办起“双语教学实验班”,制定了双语教学实施方案,力争通过六年时间实验后,在全校推广双语教学,并逐渐形成学校的双语教学特色。率先在合肥市学校中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,使用心理健康教材,对学生开展心理健康教育。学校设立了“家长开放日”,开通“家长热线”,“让素质教育的直通车”开到每一个家庭、每一位家长的心中,建立学校、家庭、社会三位一体的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网络。率先邀请全国各地著名特级教师:支玉恒、于永正、贾志敏、窦桂梅、吴正宪、刘德武、李振村等来到合肥、来到学校,连续举办了三届规模空前的教学观摩研讨活动,提升了学校的教育教学水平。学校被授予“全国‘十五’规划项目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研究实验学校”、还先后被评为安徽省第四届、第五届“文明单位”、安徽省“家教名校”、合肥市“德育先进单位”、“合肥市语言文字规范化示范学校”、“合肥市绿色学校”、合肥市“青年文明号标兵”、“合肥市未成年人保护示范标兵学校”、市“甲级管理学校”、“全国红旗大队”、“全国红领巾助残先进集体”等。现在,合肥市长江路第二小学正以培养学生“合作、创新、发展”的能力为指导思想,全面实施素质教育,朝着校园环境、教学设备、师资队伍、教学质量的目标奋进!

免责声明:
此页是<合肥长江路第二小学>的介绍页面,并非官方站点;
如涉及内容、版权等问题,请在30日内联系,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!点此纠错或删除此信息

单位资料